菜單
東井圓愛中華文化國慶辦巡遊添歡樂
發布時間:2023-09-11 18:28:51 閱讀數:3036

為凝聚澳門居民愛國愛澳,東井圓佛會已多年在國慶期間舉辦歡樂長春大巡遊,邀請各地精英來澳參與,既賀國慶又讓遊客和市民一睹中華傳統風俗,在慶祝國慶的同時,也要為國家和人民祈福!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四週年、澳門回歸二十四週年、南無南屏濟公慈蓮佛聖誕 815 週年祈福法會暨第十四屆歡樂常春大巡遊” 在 9 月 10 日早上十時於友誼廣場舉行祈福法會及下午三時舉行飄色巡遊開步典禮。

 

在第十四屆歡樂常春大巡遊開步典禮上,東井圓佛會會長兼理事長張玉鳳表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飄色巡遊作為我們的文化瑰寶,它所代表的不僅僅是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我們對於故鄉情感的表達。每年一度的飄色盛事,目的是想更好的發揚本澳多元文化共融,讓本澳市民和遊客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更好的聯系兩岸三地的友誼。

 

隊伍將於澳門友誼廣場出發途經蘇亞雷斯博士大馬路、何鴻燊博士 大馬路後到西灣湖廣場終點站,沿途有多個表演隊伍。除了有觀音大仕、 濟公活佛、佛祖、媽祖、齊天大聖、注生娘娘等諸佛菩薩坐陣保平安外,當然少不了真人扮相的一眾仙家、少兒四小龍及兩米高的四大元帥。還請來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舞醉龍、香港赤龍鼓、台灣民族跳鼓陣、澳門少年飛鷹隊、欣榮文娛體育會、澳門蘭花舞蹈隊、三鄉文化藝術聯誼會及隨緣音樂協會等。 

 

其中澳門舞醉龍是澳門鮮魚行獨有的一項民間傳統節慶活動,又稱澳門魚行醉龍醒獅大會。每年每逢四月初七的傍晚,澳門從事魚業批發或零售的居民,便彙聚在菜市場,無分彼此,個個蓆地而坐,圍檯進餐,形成“龍 船頭長壽飯”傳統。2011 年,澳門魚行醉龍節作為民間信俗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魚行醉龍節已經成為澳門社會普遍認同的民俗節慶之 一,成為一種精神、文化的傳承和寄託。

 

還有首次來澳的台灣翔妃藝術團的台灣民族跳鼓陣,台灣 翔妃藝術團於 2015 年成立,這次帶來的演出:台灣民俗跳鼓陣,以鑼鼓的節奏,配合上 舞蹈動作、俏皮的舞步,加上隊形以及特技的變化演出。跳鼓陣的表現亦 是慶祝聯歡、祈福謝神或鎮邪避凶。是在許多國家慶典、地方喜慶、文化 活動中常見的演出。團隊的表演服裝保有傳統民族舞服飾融入現代設計, 是翔妃藝術團獨有的風格,期望透過音樂與舞蹈的結合,替演出增添風采外,亦發揚當地文化之美。 

 

出席活動的主禮嘉賓包括:澳門旅遊局文綺華局長、立法會鄭安庭議員、 羅彩燕議員、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陳翠娟副理事長、澳門道教協會林彩英監事長、東井圓佛會張玉鳳會長兼理事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