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至15日,由澳門學人發展協會主辦,澳門基金會贊助的澳門學界青年北京研修團在京開展學習訪問和國情教育系列活動,緊扣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需求,聚焦橫琴深合區產業佈局和高端人才引育,助力澳門經濟與大灣區發展深度融合。來自澳門及大灣區的30多位研究學者與社會各界人士參加研修團學習交流活動。
研修期間,學員們拜訪中央駐澳門聯絡辦公室北京聯絡部,澳門特別行政區駐北京辦事處和教育部,在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大學學習國內外形勢與澳門發展策略,參觀清華大學重點實驗室與本土企業,行程充實,收穫頗豐。
在北聯部,對外交流處處長司晨對澳門學人發展協會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介紹了在京學習的澳門學生群體基本情況,他表示,北聯部通過組織多樣化的活動為澳門學生在京學習生活增光添彩,增進澳門學生對內地文化的瞭解,加深澳門學生對祖國的情感,為澳門學生提供實習與就業機會、法律援助、愛國主義教育等系列服務,打造“澳生之家”為遠離家鄉的澳門學生提供全面的生活資源。
澳門學人發展協會會長&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課外導師陳青飛表示,希望通過這次研修機會,讓澳門的青年朋友們與祖國談一場高質量“戀愛”,親身感受祖國的文化魅力,增進與祖國的情誼。他鼓勵澳門青年來北京拓寬視野,豐富學識,成為愛國愛澳的青年專才。
在教育部,港澳臺事務辦公室舒剛波副主任與研修團成員代表就澳門與內地教育協同發展進行了交流。舒剛波副主任介紹近年來內地與澳門教育交流日益密切,無論是主管機構還是教職與學生群體都交流頻繁,澳門社會對內地高校認可度不斷提升,到北京高校求學的澳門學子數量越來越多,他們的歸屬感和獲得感也不斷提高。陳青飛會長介紹了協會的發展情況以及相關活動,指出《澳門學刊》為迎接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將發行專刊,期待做好未來澳門北京兩地的交流活動,積極舉辦有益青年發展的學術沙龍等活動。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梁潔芝主任熱情的接待了澳門學人一行。梁主任介紹了駐京辦的功能職責,在北京的使命任務。陳青飛會長介紹了協會和來訪目的,並邀請駐京辦指導澳門學刊-慶祝澳門回歸25周年專刊。雙方交流愉快,氣氛熱烈,都對要為慶祝澳門回歸25周年做有意義的事情而充滿了期待。
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張亞光針對宏觀經濟形勢與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進行了別開生面的授課。他帶領成員們研讀黨的二十大報告與2024政府工作報告,基於出口“新三樣”的統計數據闡述我國工業發展壯大的客觀事實,分析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重新審視中美關係與中歐關係的重要性,展望了澳門借助現代金融產業,大健康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突破資源約束助力澳門經濟多元發展的前景。
在北京語言大學,港澳研究中心顧問田飛龍圍繞當下港澳形式與澳門發展策略給成員們現場輔導。他總結了港澳在新時代的基本形勢,指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分析了大灣區發展對“一國兩制”與“一帶一路”的整合機制,強調了橫琴方案,前海方案和南沙方案齊步推進對大灣區融合發展起到的支撐作用,並與成員們展開積極討論。
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研修團成員們通過“摶埴之工”主題展覽,感受古代東西文明交流中的陶瓷藝術,從獨具匠心的陶藝中,窺見中國之外從早期陶器到晚期瓷器的發展歷程,理解東西方不同文明之間的共性和差異性;通過“絲繡華章”主題展覽,透過工匠技藝的奇巧高妙,體會古人寓設計於巧思、奪造物之天工的織繡之美;在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中心,通過琳琅滿目的個性化工藝品,感受實驗室師生傾注其中的工匠精神,工程素養和創新思維。
在丈八網安,研修團成員在CEO王珩的陪同下,參觀了公司展廳及創新技術、安全研究等團隊辦公區域,並觀看了基於網路仿真技術的網路靶場產品在教育、工控、智能製造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場景及最新研究成果的演示。深刻感受到了丈八網安產品技術的獨特競爭優勢。通過後續的深入交流,研修團成員進一步瞭解了網路靶場產品的獨特魅力,以及其在網路安全行業中的重要地位。同時,也見證了丈八網安團隊的技術創新實力和鑽研精神。
澳門學人發展協會會務顧問唐士奇老師帶領研修團部分成員赴新東方與俞敏洪老師交流座談,俞老師對澳門未來文旅發展,一些國際形勢的研判提供了寶貴的思路建議。澳門學人發展協會理事長溫林鑒:本次澳門學人發展協會北京之行一如既往體現了學人積極進取的態度,聯通兩地的用心。由澳門學者、教師、青年及企業家組成的代表團拜訪政府機構,參觀行業頭部企業,到中國最高學府進行與澳門相關的研修課程,聆聽北京的聲音。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5週年,又是澳門多元發展規劃綱要的開局之年,學人北京行圍繞著這些主題,感受到國家的發展,澳門的機遇,更加增強了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各位參團學員均認為本次研修團課程十分實用,例如某一課堂上,張教授用了深入淺出的方式梳理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歷程,讓學員聽得津津有味。讓學員通過這次學習,認識到作為大灣區青年,不僅要積極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更要在專業領域內不斷精進,為灣區的融合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