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全球醫療產業的快速轉型,醫療創新已成為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重要引擎。雖然澳門的醫療市場規模相對有限,但其在藥品準入、品質監管以及臨床療效等方面保持高標準,為居民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醫療保障。近年來,澳門在縮短輪候時間、提升癌症治療方案以及國際接軌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為未來的醫療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澳門首個新藥臨床試驗的啟動,標誌着其具備了開展新藥研究的能力,並完善了大灣區的臨床研究網絡。這一突破不僅提升了本地臨床科研的水平,也吸引了更多醫藥機構和專業人才的加入,為重大疾病提供創新治療方案,造福患者。同時,隨着臨床試驗體系的不斷完善,澳門有望承擔更多高水準的研究任務,促進區域內醫療資源的高效流動與共享。澳門在醫療創新領域的發展,為國際臨床研究提供了一個可借鑑的範例。通過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合作,澳門在醫療創新方面建立了更強的競爭力,並逐步融入國際標準的體系中。這種跨區域的合作模式不僅有助於提升本地的醫療服務水平,也為推動全球醫療創新提供了實踐經驗。
為確保醫療創新的可持續發展,澳門需堅持「質量優先、創新驅動」的原則。在臨床療效與安全性方面保持高標準,避免單純追求低成本的誤區。最近內地醫藥集採的改革,強調了「穩臨床、保質量、防圍標、反內卷」的原則,這一趨勢對澳門有重要啟示——醫療創新應注重臨床需求與患者福祉的平衡,同時實現醫療成本的長期可控。強化健康數據的收集與分析,將為醫療機構提供更科學的依據,並提升政府在藥品採購及政策設計上的決策能力。這不僅有助於澳門與國際標準接軌,也能打造更公平的市場環境,鼓勵企業在研發和品質管理方面持續投入,從而推動產業升級並增強澳門在大灣區的橋樑作用。
早前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表示,協和澳門醫學中心已分擔約一成公共醫療服務量。而去年醫院亦首次為病人開展多學科聯合診療(MDT),亦陸續採用不同創新的醫療設備和療法,正正預示了「大病不出澳」不再是口號,而是逐漸成為現實。未來,除非極罕見、需國際前沿技術支援的個案,或本地暫時尚未有條件設立的高尖治療項目,送外機制才會啟動;其他重大、疑難甚至急症病例,澳門本地醫療團隊完全有能力應付,大部分病人都可安心留澳治理。
通過堅持高質量標準與創新發展,澳門不僅能為市民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醫療服務,還能在區域醫療創新中保持領先地位。這種發展模式將助力城市實現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並為全球醫療創新提供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