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單
媽閣慢活節11月底舉行 咖啡節及藝術設計巿集
發布時間:2025-11-05 00:56:37 閱讀數:12555

為活化媽閣塘片區,提振社區活力,首次舉辦的“媽閣慢活節”將於11月28至30日一連三日假媽閣塘海事工房一號、二號及戶外廣場舉行。在為期三天的活動中匯聚近150個攤位,包括「特皮巿x東京咖啡節」的職人風味、「UNFOLD藝術設計市集」的創意能量、「澳門慢調生活集合」的本地文化,以及「白日咖啡派對」的音樂徜徉。此外,還有德國著名平面設計師Florian Lamm特展、媽閣塘歷史圖片展及十多場主理人講座、分享會及咖啡體驗等。

 

媽閣慢活節(Barra Slow Festival)強調「慢」,以「放慢速度,放肆生活」為理念。集合時下流行元素,包括咖啡文化、創意設計、視覺展覽、限量手創產品及音樂派對等,帶有策展理念的節日文化活動。慢活節主張生活需要一些温度,放慢速度,再次拾起生活本該有的從容模樣。故特意挑選媽閣塘片區,在海事工房的古建築裡外擺設攤位巿集,讓巿民及遊客可以喝上一杯有温度的咖啡,隨意在片區走走,感受媽閣塘的歷史厚度。

 

【特皮市 × 東京咖啡節•職人風味登陸澳門】

風靡亞洲的知名品牌東京咖啡節(Tokyo Coffee Festival)首次引入澳門,由TOPYS旗下品牌特皮巿(To Play Market)籌備將近50個來自日本、大灣區及澳門本地的著名咖啡品牌參與,聯手打造一場味覺與文化的深度對話,將以創意(CREATIVE)、玩趣(PLAY)、鏈接(CONNECT)為核心,打造一場屬於慢活、感受、交流的體驗場域;從選豆、烘焙到萃集的極致講究,參加者可以親身體驗時代的咖啡美學,在媽閣塘戶外廣場的微風中緩緩飄香。

東京咖啡節自2015年創辦以來,每年舉辦三次,是日本目前最具規模與影響力的咖啡文化盛事之一。它不僅是咖啡愛好者的朝聖地,更是亞洲咖啡圈的重要樞紐。咖啡節數月前才首登香港,造成三萬多人次參加,無論是手沖咖啡或是咖啡產品均大受好評。澳門站特設賞味套券(Coffee Taster)限量發售,包含兩杯50ml精品咖啡兌換券及限量聯名嘗味杯一隻,售完即止。

 

【UNFOLD藝術設計市集•注入滿滿創意能量】

源自上海,在亞洲人氣極高的UNFOLD藝術設計市集也是首次來到澳門。由上海BANANAFISH發起,以「展開、翻閱、呈現」為策展理念,匯聚國內外獨立設計師、插畫家與藝術創作者,呈現充滿靈感的手作工藝、設計選物與視覺藝術。


UNFOLD不僅是市集,更是一場流動的創意展演。本次市集將雲集各地近100個攤位,帶來極具個性的設計品及創意選物,眾多作品都是手創限量商品,機會難得。巿集需購票入場,凡持門票者可免費參觀德國著名設計師Florian Lamm特展及其他展區。Florian Lamm的作品多次入選德國、奧地利和瑞士百佳海報,獲史上歷史最悠久的平面設計展布爾諾雙年展藝術家獎。

 

【澳門慢調生活集合•本地品牌熱情參與】

為提升本地與國際對話,媽閣慢活節特別策劃「澳門慢調生活集合」的本地單元,旨在凝聚澳門本地品牌力量,從知名咖啡店主、創意匠人、特色小店到獨立創作,展現這座小城的慢調底蘊。本地品牌分別加入UNFOLD市集及戶外廣場咖啡節,實現本地文化與世界聯動的精彩對話,展現澳門的創意力量。


另外,媽閣塘片區歷史悠久,昔日為政府船塢,承載了全澳船舶修造任務,在狹小港域中堅持傳承造船技藝,成為本土海事工業的重要支柱。內港一帶碼頭眾多,由媽閣塘皇家碼頭開始一直延伸,高峰時在內港運作的碼頭逾三十個之多,是澳門最大的碼頭群。


2016年政府斥資進行文物修復,重新開放政府船塢的兩棟建築物,定名為海事工房(一號及二號)。一號原稱嘉路士一世船塢機械室,是當時造船及修船的地方;二號原為廠長辦公室,兩層建築,設有木工車間、劃線室、食堂、醫務室及倉庫。媽閣慢活節將利用這兩棟建築及戶外廣場空間進行本次活動,期間特別展出《舊記憶:船塢印記——媽閣塘歷史圖片展》,加深參加者認識媽閣片區的歷史。

 

【白日咖啡派對•清醒徜徉音樂時間】

當咖啡遇上電子音樂,派對不再屬於深夜!以清醒而Chill的節奏,重新定義日間狂歡。在11月的午後陽光下,隨著本地電音樂隊與DJ的旋律搖擺,手中捧著精心調製的咖啡特飲,自由穿梳在歷史大屋的海事工房二號和戶外廣場咖啡節之間。

 

媽閣慢活節將於11月28至30日每日中午12時至晚上8時舉行,免費入場。UNFOLD巿集需購票入場,預購價澳門幣55元,正價為78元;賞味套券早鳥價澳門幣99元,正價128元。上述票券均限量發售,票務於11月2日早上11時起在澳門售票網、大麥網及攜程網公開發售。


各項資訊可追蹤“媽閣慢活節2025”(BarraSlowFestival)的社交媒體。活動由澳門中區南區工商聯會主辦,BANANAFISH及TOPYS.協辦,並由經濟及科技發展局、旅遊局、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下環區坊眾互助會、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及澳門可口可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