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單
網騙案增多 群力倡加大防騙力度
發布時間:2023-03-28 17:44:22 閱讀數:775

疫情三年來網絡詐騙有上升趨勢,司法警察局數據顯示,今年首兩月當局共錄得73宗網騙項目調查,與去年同期相若,受害人總共損失高達1,300萬澳門元;而電話詐騙則有39宗,比去年同期的9宗立案上升逾4倍,多數是假冒「公檢法」的形式電話詐騙,受害人共損失620萬元。受害人當中以女性居多,其中逾四成是大專學生,而內地生佔多數。群力智庫理事張名威認為他們人生地不熟,加上較少接收防騙方面的資訊,缺乏應有的戒心,疏於防範才誤墮騙案,相關情況值得社會各界關注,加強防騙訊息的宣導。

近期電話騙案頻現,增長幅度頗大,他指出騙徒行騙手法萬變不離其宗,多半冒充政府人員再訛稱受害者觸法或身份遭盜用,繼而向受害者索款,犯罪模式其實有跡可循。他強調,政府部門及司法機關不會透過電話錄音向市民發出通知、索要個人和銀行帳戶資料,亦不會進行網絡辦案;提醒大眾如接獲可疑電話,應多加提防、保持高度警覺並建議立即掛線,以防受騙;如有疑慮,可致電當局的防騙熱線求助。

他留意到,當局走訪校園進行即場宣導,現場學生反應熱烈,透過設有模擬騙案和匯款提示的手機應用程式,讓學生借由互動體驗,瞭解騙徒作案手段,相信取得一定宣導成效,亦能提高警惕性,長遠而言,當局與社區保持緊密聯繫,透過走訪社區和針對不同社群來作宣導,持續與社團、學校及機構合作開展防罪宣傳活動,將防罪資訊普及社區,不但達致共同防罪滅罪的目的,更能深化警民關係。因此他建議當局增加與大專院校合辦的「提防電話詐騙」講座,特別是針對大專新生,向學生提供防騙對策,灌輸他們有關防騙、防罪資訊。同時透過現場剖析真實案例,讓學生認識騙徒作案手法和被害人墮入騙局的原因,以便向學生傳授防騙的對策和後續處理。

張名威亦呼籲各行各業均應保持防騙意識和相關的應變和通報機制,例如每當銀行業界收到警方通報的詐騙戶口,銀行方面會即時通報司警局,阻遏騙案。他認為相關處理及時,期望其他行業也能引進相關模式。他亦建議當局應掌握詐騙的最新動態,適時檢視有各項防騙措施的優化,並時刻借由各種媒介作出宣導,提醒大眾留心防騙形態和行騙手法的變化,並適時更新相關的防騙訊息,以釋公眾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