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第十四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在吉林省長春國際會展中心正式開幕,該博覽會是經國務院批准,由商務部、國家發改委、中國貿促會和吉林省政府共同主辦,東北亞六國共同參與並面向全球開展經貿合作、高層對話和文化交流的國家級國際性區域綜合博覽會。本屆博覽會以“共建東北亞,合作向未來”為主題,也是今年以來我國舉辦的首場面向東北亞地區的國家級展會。
開幕式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郝明金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郝明金指出,東北亞是全球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共建“一帶一路”為拓展和深化地區合作持續注入新動能。東北亞區域具有世界領先的科技研發能力,各國經濟發展各具優勢,特色鮮明,互補性強,有利條件不斷累積,區域間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著新機遇、展現出新活力。中國願與地區有關國家共同努力,推動東北亞地區合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本次東北亞博覽會設置了東北亞商品館、國際商品館、省區市合作館、吉林館等8個展館,並首次設置現代裝備與新能源合作、數字經濟、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館。共設置國際標準展位3427個,展覽面積約7萬平方米。國內外參展企業1006戶,其中來自東北亞、歐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港澳臺等42個國家和地區參展企業201戶,浙江、廣東等27個省區市參展企業353戶,省內參展企業452戶。參展企業中,包括阿斯利康、韓國RCEP聯盟、中糧集團等18戶世界500強企業;遠景能源、三一風電、正泰新能光伏等16戶中國500強企業;英科再生、修正藥業、西安隆基氫能科技等8戶中國民企500強企業;中國移動、國家能源集團、華電電力等12戶央企和大型國企。同時,博覽會將通過“雲展館”“雲推介”“雲採購”“雲洽談”等形式,實現“線上+線下”融合辦展辦會,打造永不落幕的東北亞博覽會。
據悉,本屆博覽會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一是更加注重新產業新技術合作,提升創新發展競爭力。本屆東北亞博覽會圍繞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醫療器械、現代農業、光電子、衛星及應用、寒地特色全域旅遊等領域,設置現代裝備與新能源合作主題館,展示人工智慧平臺、新能源智能轎跑、軌道交通設備、制氫整流電源、高端通信晶片等現代裝備和新能源企業和產品。設置數字經濟館,展示數位化技術最新趨勢、數位化創新發展最新成果、數實融合應用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場景、新成果。屆時,一汽集團、廣汽新能源、比亞迪汽車等新能源汽車代表性企業,華為、科大訊飛、中科大腦、大疆等高科技代表性企業,以及長光衛星等獨角獸企業將集中亮相。
二是更加注重做大東北亞市場規模,擴大國內外朋友圈。在重點邀請東北亞五國政要、駐華使節、國際組織、機構代表的基礎上,還邀請東北亞域外國家駐華使節、友好城市參加,邀請有影響力的國內外企業、商協會、金融投資機構代表參會,著力擴大東北亞朋友圈,提升東北亞發展水準。東北亞六國在主題館集體精彩亮相,全面展示國家形象、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優勢產業與重點專案和文化旅遊風貌等。本屆東北亞博覽會借助RCEP政策優勢,設置“東北亞商品館”“國際商品館”和“省區市合作館”,集中展示東北亞域內、“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地區以及各省(市、區)的科技、電子、輕工、紡織、食品等特色產品,並組織國內外專業採購機構、大型進出口企業、跨境電商等平臺載體,不斷擴大貿易規模。
三是更加突出主辦地特色,體現綠色吉林、生態吉林理念。設置現代農業館,全面展現吉林省現代農業、黑土地治理成效,重點展示吉林省在土質改良、玉米水稻、雜糧雜豆、“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及生豬、牛羊、禽蛋、乳品等優勢產業集群重大專案和成果。繼續設置吉林館,展區由吉林省省情、市(州)發展建設成就和文化旅遊三個部分組成,全面展現新時代吉林省十年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全面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成效,推進“六新產業”發展和“四新設施”建設成果。集中展示我省各地區經濟建設成就、投資環境、重點招商引資專案、重點企業、重點產業及新興產業以及我省優勢產業、優質資源和特色產品。設置“生態旅遊展區”,集中展示“長通白延吉長避暑休閒冰雪旅遊大環線”和“長松大白通長河湖草原濕地旅遊大環線”發展規劃建設成果,展現建設生態強省顯著成效和宜居吉林的大美風光。
四是更加注重經貿精准對接,推動合作走深走實。本屆東北亞博覽會邀請國內外專業採購機構、大型進出口企業、跨境電商等平臺參加,組織中糧、京東等一批採購意向高、採購實力強、採購規模大的國內外採購商團隊參會。省內各部門、市州和開發區已提前啟動與廣大參展商、投資商、貿易商的商務洽談工作,初步形成一定數量的產業投資意向和貿易採購意向。增設行業和聯合交易團,努力擴大貿易規模。還將舉辦投資專案推介說明會,按照產業鏈邀請上下游企業參會參展,篩選專案,精心包裝,“親”“清”推介,洽談合作,屆時將發佈系列共識成果、簽約一批合作項目,切實在促進外商投資吉林,助力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實實在在的作用,進一步拓寬“吉林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