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單
新馬路片區活化計劃發佈 澳門皇宮將面向公眾開放
發布時間:2023-09-27 18:22:20 閱讀數:7176

特區政府致力推動歷史片區活化工作,促使片區發揮牽引周邊區域推動發展,促進文化產業與經濟深度融合,其中,就“新馬路片區活化計劃”,特區政府工作團隊包括文化局、市政署、交通事務局、土地工務局、海事及水務局、治安警察局和消防局等部門,持續進行籌備工作,並聯同澳娛綜合度假股份有限公司推進計劃。多個政府部門及澳娛綜合度假股份有限公司今日(27日)公佈計劃內容,持續聆聽社會意見。


是次活化計劃將以新馬路总主軸,拓展和整合周邊街道和廣場空間,將經濟活力輻射至新馬路北段、內港碼頭、康公廟前地及司打口廣場一帶,配合傳統文化元素注入不同活動,整體提升周邊舊區活力及經濟發展。計劃將優化公共街區空間,增添藝術裝置吸引人流駐足,結合特色建築物活化利用,凝聚該區獨特的歷史文化元素,打造休閒舒適遊賞體驗的片區。


澳娛綜合度假股份有限公司將結合舊區特色及現代旅遊元素,把新馬路片區打造成全新的澳門文化地標潮區,引領新馬路東端的客源至西端及橫向街道。計劃包括活化及保育 14 號及 16 號碼頭、“澳門皇官”,同時重整金碧文娛中心,其中,活化後的“澳門皇官,將停泊於重整後的 14 號碼頭,引入潮流產品到金碧文娛中心,為片區增加新活力點,亦將提供平台予本澳中小企售賣特色或原創商品。此外,將為新馬路片區增添藝術燈飾裝置,令該區更為璀璨奪目,而周邊的橫向街道包括康公廟前地及司打口廣場將打造成文化藝術空間,計劃定期舉辦集藝術與美食於一體的市集等。


澳娛綜合度假股份有限公司常務董事何超鳳表示,年初已對 14號及 16號碼頭開展計劃,並已向工務局入則,希望今年底或明年初可開展硬件工程,預計項目建設需時 2年,希望能在 2025年或不遲於 2026年推出相關項目,讓市民及旅客能夠參觀體驗。她又稱,內港 16號碼頭的鐘樓屬歷史建築,將會保留,而碼頭內部將加入新元素活化,至於碼頭連同“澳門皇宮”具體的活化元素,目前仍在構思當中。


為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及促進文化資源轉化利用,特區政府工作團隊將持續推進歷史片區活化計劃,通過創新的方式創造多元價值,為社會注入文化動能,打造多元化、創新型的文旅項目,不斷充實澳門作為“—基地”的內涵。


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表示,歐陽瑜回應稱,新馬路片區現階段不會設步行區,因此交通不會有大規模改變,但若人流增多,當局將採取改善措施,並與各部門溝通協調;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副主席羅志堅稱,目前內港水浸情況已大大改善,加上內港南雨水泵站及下水道工程正開展,正是片區覆蓋範圍,相信工程完成後,情況會進一步改善。


今日出席發佈會的政府及綜合度假休閒企業代表包括有: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文化局局長梁惠敏、市政署管理委員會副主席羅志堅、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顧問羅灝芝、交通事務局交通管理廳劉雅康代廳長、海事及水務局港口管理廳代廳長唐蘊紅、以及澳娛綜合度假股份有限公司常務董事何超鳳、蕫事及立法會議員(文化及體育界)梁安琪、財務及發展首席營運總監卓河祓、品牌發展及策劃高級副總裁梁珮兒等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