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三日舉行的「第十三屆世界大伯公節」昨日(30)在澳門漁人碼頭圓滿落幕。本屆活動由世界大伯公節聯誼會主催,澳門廟宇節慶文化促進會主辦,獲澳門基金會贊助,得到中國道教協會支持。其中,主辦單位30日上午假漁人碼頭會展中心舉行由澳門口述歷史協會承辦的「大伯公節之人法地:中華土地信俗論壇」,同日晚上還舉行盛大的慶祝晚宴,展現澳門土地信俗及多元文化。
中華土地信俗成功申報 推動澳門傳統文化事業發展
澳門廟宇節慶文化促進會榮譽會長黃華強致辭祝賀中華土地信俗論壇成功舉辦。他指澳門土地信俗融合了中原和嶺南文化,已形成了其獨特的文化特色,澳門土地信俗的成功申報,將進一步提升澳門傳統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促進澳門與其他地區的文化交流合作,推動澳門傳統文化事業的傳承和發展。作為澳門傳統節慶文化的傳承者和保護者,澳門廟宇節慶文化促進會將繼續致力保護和傳承土地信俗文化。
世界大伯公節聯誼會主席孫春富分享了大伯公節的誕生過程,指出大伯公信仰是追尋中國南來移民足跡的最佳依據,亦是海外華人最為熟悉、最為普遍膜拜的神袛,與中華文化悠久深厚的歷史有密切的關係。這種民間信仰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也是對土地的一種感恩之情,延伸至對生命起源的感恩。“大伯公節” 的宗旨是在發揮這種飲水思源的中華傳統美德,也肩負著傳承發揚廟宇文化的使命。
論壇邀請到了各地嘉賓進行主題演講,分別有:〈澳門土地信俗的傳承與文化使命〉,澳門理工大學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澳門口述歷史協會會長林發欽主講;〈“境土信仰”:城隍與社稷、土地信仰之構成關係〉,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上海市道教協會名譽會長、上海城隍廟住持吉宏忠道長主講;〈世界大伯公節聯誼會的歷史回顧——華人信仰組織的跨國網脈〉,台灣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助理教授徐雨村主講,〈神靈的具像:香港一地土地公信仰〉,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田家炳孝道教研中心主任區志堅主講;〈澳門土地信俗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山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副教授孔慶夫主講。
係列活動圓滿落幕 下年移師印尼
同日晚上舉行晚宴聯歡,筵開逾百席,各地信眾歡聚一堂,場面盛大。期間宣佈第十四屆世界大伯公節將在有「千島之國」之稱的印尼瑪瑯舉行,並向印尼爪哇瑪瑯永安宮交接聖旗。
晚宴假漁人碼頭舉行,社會文化司代表、文化局局長梁惠敏,中聯辦二級巡視員布志光,中國僑聯副主席、澳門廟宇節慶文化促進會榮譽會長劉藝良,世界大伯公節聯誼會主席孫春富,澳門廟宇節慶文化促進會榮譽會長梁樹森,澳門廟宇節慶文化促進會榮譽會長、第十三屆世界大伯公節主席羅盛宗,澳門廟宇節慶文化促進會榮譽會長黃華強、創會會長梁慶庭,印尼瑪琅永安宮主席潘順熙,澳門廟宇節慶文化促進會會長、第十三屆世界大伯公節署理主席葉達,澳門廟宇節慶文化促進會理事長、第十三屆世界大伯公節署理主席馮健富出席。
梁樹森致辭表示,澳門作為世界大伯公節走向國際的第一站,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是次成功舉辦,將為世界大伯公節的發展和宣傳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相信隨著祖國的日益強大,會有越來越多海外華僑選擇回到祖國發展,未來願與大家攜手並肩,共同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
孫春富致辭祝賀第十三屆世界大伯公節如期在澳門圓滿舉行,取得輝煌成績。聯誼會感謝澳門廟促會主辦活動,政府群策群力,多方精心安排,高度體現世界大伯公節一家親的傳統精神,同時殷切期盼第十四屆世界大伯公節在「千島之國」之稱的印尼瑪瑯隆重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