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澳琴珠產學研合作對接會暨澳琴珠科技人才供需見面會”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與珠海市科技創新局聯合主辦,中國-葡語系國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承辦,現場共組織了15項澳門高等院校的優質科研成果與珠琴23家科技創新主體進行了50餘次產學研合作洽談,邀請珠琴澳39家用人機構提供近550個崗位供科技人才選擇。活動現場,促成了8個合作意向邀請書的簽訂。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正積極推進“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也是其中重要一環。活動前期,通過徵集-篩選的方式,在澳門各大高校遴選出了一批優秀的科技成果,並且通過專業技術經紀人對珠海和橫琴企業科創需求進行挖掘和分析後,開展了一系列前期線上對接。在場的科研成果專案,都是經過前期線上對接篩選出來的具備了產學研合作條件的優秀專案,今天他們在現場與科技需求企業直入主題、直面要點,在技術經紀人的幫助,深入洽談合作意向。活動發揮了技術經紀人連接科研端和產業端的積極作用,不僅提升了技術經紀人的專業能力,還為澳珠琴乃至廣東省的企業提供了與高校、科研院所溝通對接的平臺,有力地推動了區域內的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
人才是科技強國建設的重要基礎與保障,產業發展需要科技創新的推動,而科技創新需要科技人才的支撐。活動在珠琴澳廣泛調動了科技用人機構的積極性,39家企業、科研院所參與了人才供需見面活動,共計提供了194個崗位類型550個崗缺及實習機會,職位年薪高達60萬人民幣,反映現時澳琴珠企業對科技人才需求殷切,參與企業更不乏阿裏雲澳門有限公司、健帆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科技人才更是囊括了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珠海科技學院等澳珠知名高等院校的300餘名學生,通過參與企業的推介環節以及與企業面對面交流瞭解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就業前景。經初步統計,用人需求單位共計收到了481份簡歷。
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謝永強表示,澳門科技基金積極配合特區政府的施政方針,發揮資助的導向作用,大力推動應用研究、科研成果轉化、產學研合作、企業創新研發、以及促進橫琴轉化。澳門、橫琴、珠海在科技產業發展上都具有獨特優勢,期望此次活動可以作為結合澳琴珠優勢,實現優勢互補的範例,為各方創造更加頻繁的交流互動,緊密合作以達到優勢互補。
林日團副秘書長指出,此次活動,目的是為了促進澳門、珠海和橫琴的科技創新協同發展,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積極暢通技術、資本、人才等創新創業要素的對接管道,用足用好澳門自由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和珠海經濟特區的政策優勢,建立趨同國際的營商環境、開放融通的科創環境。
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謝永強受訪時稱,本次活動包括相關政策介紹、科技產業學研對接和人才招聘會,旨在促進澳門研發成果產業化和經濟效益,招聘會提供了約200個職位,有助於澳門年輕人就業,澳門作為重要研發基地,此次活動推動了人才和資金的流動及優勢互補。
澳門大學-袁振教授表示,澳門大學在人工智慧和中醫藥領域領先,期待通過區域產學研融合平臺實現技術轉化,目前已有多個合作專案在進行,或需更多政策輔助以滿足需求。他強調,企業、高校、醫院和政府需加強合作,推動技術轉化和區域發展。
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姜志宏強調,本次活動為澳門高校和企業展示科研成果提供了平臺,促進產學研合作和市場需求對接,活動提升了區域科技創新能力,澳門科技大學致力於通過校企合作,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
珠海市科技創新局吳楊眉科長表示,此次活動涵蓋產學研合作、科技人才招聘和政策宣講,並引入了技術經紀人的概念,更有效地服務於科技成果轉化。
深譯未來科技有限公司林餘楚介紹,本次活動對接了數據確權和溯源專案,與澳門高校合作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珠海橫琴的創新環境適合國際化AI大模型專案落地,相關企業已在珠海成立。此次活動有助於形成產學研用閉環,推動區域科技創新。
澳珠產學研聯盟秘書長劉少博分享了技術經紀人職業發展和前景,他表示技術經紀人通過促進產業界與科研界合作,評估高校技術成果,鏈接企業需求,從而提供針對性協助,珠海市創新環境和政府支持使該職業前景光明。
本次“澳琴珠產學研合作對接會暨澳琴珠科技人才供需見面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澳門、橫琴和珠海的產學研合作搭建了高效平臺,也為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提供了有力支持。通過這樣的活動,將進一步推動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的建設,為澳門經濟的適度多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