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單
澳滬道樂欣賞會文化中心舉行
發布時間:2024-06-24 10:12:48 閱讀數:9699

由澳門道教協會、澳門道樂團主辦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道教科儀音樂 澳滬道樂欣賞會」23日下午於澳門文化中心舉行。邀請澳門道樂團、上海城隍廟道樂團、澳門道教協會法務團、澳門少年八音鑼鼓團到場表演,呈獻澳門道教科儀音樂、上海道教音樂,以及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中的澳門八音鑼鼓,期望藉此推廣大眾認識道教科儀音樂。


上海市政協副主席金興明,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陳虹,中聯辦協調部副部長吳輝等嘉賓出席。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上海城隍廟住持吉宏忠致辭時表示,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好弘揚好道教文化是彰顯文化自信的一個重要方面。道教音樂是一種宗教藝術形式,它表達了道教的核心理念和精神追求。人們常常稱之為仙樂詩人,也經常用琳琅正像仙樂縹緲來形容道教音樂的意境。


澳滬道教科儀音樂欣賞會分兩部分,上半場由澳門道教協會法務團、澳門道樂團、澳門少年道樂團表演,呈獻多首具本土特色的道樂,包括澳門八音鑼鼓之《喜滿堂》、《八仙讚》;國家非遺傳承人吳炳鋕詠唱具廣東特色的吟誦說唱方式「道場南音」和木魚的《禮謝》,3位高功及6位小仙童以罡步及手訣配合本曲上謝諸神聖眾;特出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具有正一派和全真派經韻音樂混融的《五供養》;以及澳門少年八音鑼鼓團20多位敲擊樂手及吹管樂手,敲出八音鑼鼓傳承的鼓樂聲,演奏澳門八音鑼鼓之《喜慶歡騰》。


下半場由上海城隍廟道樂團表演,演出曲目包括:人們在大道兩旁燒香叩拜,迎候太上老君乘坐青牛緩步入關的生動景象的《紫氣東來》。選自上海道教科儀《進表》中的薰壇段落中的唱腔,將信徒的心願送達天庭,秉告上蒼的《香偈》。以及《玉芙蓉》、《春景融合》、《雀經》等。

《迎仙客》是道教科儀法事中祈祥納福神仙降臨的場景,具有感動神靈的作用。是次澳門道樂團團員共同參與展演《迎仙客》,合奏出滬澳道樂交流的玄音道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