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單
羅彩燕促修法 跨部門應對自殺年輕化
發布時間:2025-01-14 16:57:54 閱讀數:4365

本澳再次傳出青少年在校園內自殺的消息,引起社會嘩然。無論是在網絡社交平台還是電台時事節目,均湧現大量網民和家長的討論與關注,焦點圍繞校園欺凌暴力及過量的作業壓力。全國婦聯委員、澳門江門婦女會會長、立法會議員羅彩燕指出,自殺的成因錯綜複雜,牽涉多種環境因素,但相對於成人或長者,青少年的生活環境主要圍繞校園生活、家庭關係及自身健康。因此,校園欺凌與過量作業壓力的問題不能忽視,這些都是無數學生和家長所面對的巨大壓力來源。


羅彩燕促請有關部門透過修訂行政法規,為學校制定適當的作業上限,以減輕學生和家長的壓力,保障學生擁有正常和充足的休息時間。她指出,近期輿論中不少家長反映,許多學校每日均會為學生安排大量作業,往往需要2至3小時才能完成,這不僅犧牲了學生的個人自由時間,若學生對內容不熟悉或接近考試期間,則需要更長的時間完成作業,甚至深夜才能就寢,這對家長而言是一場惡夢。


她提到,早在2012年的研究調查中,已有超過半數學生表示學習壓力較大至非常大,而2018年的同類型調查顯示,過半數學生需要2至3小時完成作業,其中超過一成的學生需要3小時以上。對於學生過量作業和測驗的聲音多年來從不間斷,直至2021年有關部門回應社會訴求,表示將作業量和測驗量納入學校綜合評鑑的指標內容,並親自到學校與校方探討學生功課量的問題,期望能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而不是帶來壓力。


然而,近年學生的作業數量與壓力卻有增無減。去年有機構公佈的兩份關於學生壓力的研究調查顯示,近七成學生的精神壓力程度為中等至偏高,而學業是首要的壓力來源。近半數學生對作業數量感到的壓力程度為中等至偏高,超過六成學生每週花費3小時以上在作業上,近半數學生每學期有超過五次以上的測驗。這些數據反映出有關部門當年所制定的指引並未實質改善學生的壓力情況。受壓的不僅是學生和家長,過量的功課佈置和測驗也為前線老師帶來巨大的工作量和壓力。


羅彩燕強調,學習的本質在於「學,覺悟也」,而「習」即為反覆的練習,若「習」的時間超過「學」,則本末倒置。作為一位母親,她深知並非每位家長都具備適切的教育專業技巧和知識,在自身壓力的情況下,還需花費大量時間輔導子女功課或監督抄寫,這個過程既為雙方造成壓力,也可能破壞彼此的和諧關係。在當前追求全人發展的趨勢下,若功課和考核不能激發學習動機,社會應反思教育的目的和意義。


她分析指出,澳門教育制度採取教學自主模式,每間學校的教育政策方針各具特色,因此在現行法律法規的保留制度下,有關部門制定的指引並不具實質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