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單
江門古勞水鄉清明舉辦水上國潮活動 古韻民俗交融帶動多元消費
發布時間:2025-04-07 20:14:12 閱讀數:1410

春和景明時節,嶺南水鄉再現古韻風華。4月4日至6日,江門鶴山市古勞水鄉以「水韻清明·嶺南雅集」為主題,舉辦為期三天的水上古韻國潮活動,結合嶺南水鄉文化、古風表演及非遺體驗,吸引眾多遊客感受「珠三角最後原生態水鄉」的獨特魅力,推動「畫舫遊船+民俗體驗」的文旅消費新場景。


七百年水鄉展古韻 多元活動構建文化盛宴

古勞水鄉又稱「圍墩水鄉」,擁有700多年歷史,境內河網縱橫、桑基魚塘錯落,村民屋舍臨河而建,呈現「水中有村,村中有水」的獨特景觀。此次活動以水為軸,串聯民樂泛舟、馬術拾錦、詠春拳展演等特色項目,將傳統文化融入碧水荷塘、鷺影飛舞的自然生態中。遊客乘舟漫遊,可見身著漢服的表演者於船上撫琴弄笛,琵琶、竹笛等民樂與細雨、波瀾交織,勾勒出「天籟和鳴」的詩意畫卷。


生態保育與人文體驗並重 打造全時文旅路線

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鷺的棲息地,古勞水鄉近年通過濕地修復、限制開發等措施,形成「千塘鷺影」的生態奇觀。清明時節正值白鷺繁育期,遊客乘舟不僅能賞民樂、品鄉韻,更可近距離觀察白鷺棲戲於蘆葦蕩間的生動場景。   夜幕降臨,水鄉化身光影長卷:畫舫遊船開啟「夜遊模式」,橋體亮化與水岸光影交織,再現當年「水上商賈往來」的繁華景象。岸上,詠春會館前傳來陣陣掌聲,師傅演示詠春拳「步若游龍、拳影重重」,搭配民樂演奏與新會陳皮、恩平燒餅等非遺美食,讓遊客從視覺、聽覺、味覺多維度感受嶺南文化。


乘「百縣千鎮萬村」東風 構建宜居宜遊鄉鎮 

2023年,古勞鎮入選廣東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首批典型鎮。近年來,當地依托獨特的水鄉生態與僑鄉文化,推動「晝覽生態、夜賞人文」的全時旅遊體驗,將詠春文化融入城市精神,打造「可觀、可學、可嘗」的非遺消費場景。此次活動不僅展現水鄉古韻,更為鄉村振興與文旅融合提供示範樣本,助力構建宜居、宜業、宜遊的和美鄉鎮。


隨著清明小長假結束,古勞水鄉的春日文旅熱潮持續升溫,遊船經濟與民俗體驗相結合的模式,正成為帶動區域消費、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引擎。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