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傢俱的發展史上,廣東傢俱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由於廣東地區同時受到外來文化及中華文化的共同影響,傢俱的風格創新與傳統兼備。與此同時,澳門作為溝通中西方的橋樑,為西方傢俱和現代家居的發展牽橋引線, 讓傳統傢俱融入現代生活。七十年代未,大量古傢俱匯聚於灣區,出口至澳門。澳門在灣區傢俱發展中的地位不容忽視。有見及此,6月9號,由澳門江門青年會主辦,灣區古木器雅集協辦,澳門基金會贊助的"明式家具與大灣區座談會"活動在大三巴街中國根藝術空間舉辦。是次活動雲集大灣區內多位知名收藏家,並邀請來自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藝術家、前國家博物館副館長謝小銓、中國木作及傢具研究會副主席蔣念慈等與嘉賓博古論今,以嚴謹的態度相互探討。
活動於昨(9)日下午假澳門大三巴街中國根藝術空間一樓舉辦,與會的雅集成員通過互動、體驗、鑒賞等多種形式,探討明式家具在國內以及大灣區的發展情況,以及展示古董木器傢俱的動人魅力。活動現場,灣區古木器雅集成員通過自攜共數十件古董木器傢俱,敘述他們瞭解的中國古代的生活方式,以及背後所承載著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澳門江門青年會副理事長馮偉傑致辭時感謝出席活動的各位來賓,希望此次活動能夠做引子,開拓參加者視野,帶動更多澳門人去了解中華文化和家具文化,明白澳門家具發展是如何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影響。
中國木作及傢具研究會副主席、灣區古木器雅集召集人蔣念慈認為在收藏品界,澳門市場具有很大的爆發力。但由於種種原因,之前未有在澳門舉辦過類似活動。因此希望藉著今次"明式家具與大灣區座談會",以文化會友,促進澳門、香港以及大灣區內收藏家、有興趣之人士的交流互動。
與會者之一,本澳資深收藏家八哥表示:古代木器古玩的地域性很強,但隨著全球化和互聯網以及現代物流體系的建立,在灣區這個特殊的地理交叉點,讓古中國幾乎所有風格體系的古木器具都能夠呈現在全球文化研習者的面前。是當今雅人之幸,亦是灣區古木器雅集建立之意義。
與會嘉賓亦包括澳門古玩及古典傢俱商會會長馮連華、資深明清家具收藏家袁唯嬌、明清家具收藏家蘇兆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