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6)上午,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民生事務局指導,南光文化創意產業有限公司、陽光媒體集團主辦,摩境數字藝術傳播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首屆「橫琴 — 澳門國際數字藝術博覽會」於橫琴文化藝術中心舉行開幕典禮。本屆博覽會以「在山頂重逢」為主題,匯聚海內外數字藝術領域專家學者、科技企業代表及藝術機構,通過主題展覽、學術演講、圓桌論壇、藝術教育等多元形式,探討人工智能時代藝術創作的創新方向,呈現科技與藝術融合的前沿成果。
政商學界共襄盛舉 見證融合發展
開幕式上,廣東省委橫琴工委副書記、省橫琴辦主任、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副主任聶新平,南光(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曉冬,陽光媒體集團董事長楊瀾,亞洲和平慈善基金會董事會主席李偉傑,中國美協數字藝術藝委會秘書長費俊等嘉賓先後致辭。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副部長白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民生事務局局長馮方丹、經濟發展局局長吳創偉,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文化創意產業促進廳廳長何鴻斌,聯想集團副總裁王傳東,京東方集團副總裁劉毅等來自兩地政府、文化機構、科技企業及學術界的百餘位代表出席開幕式。
聶新平在致辭中指出,數字藝術作為科技與藝術深度融合的創新形態,突破傳統藝術邊界,推動人類審美體驗與生活方式的革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將以博覽會為契機,打造數字藝術創新發展高地,為創新創作提供資源支持與交流平台,助力粵澳文化科技融合發展。
宋曉冬表示,南光集團以「文化數字化」戰略為引領,聯合陽光媒體集團舉辦本屆博覽會,旨在橫琴搭建連接藝術與科技、傳統與未來的國際交流平台,推動橫琴成為數字藝術領域的「國際會客廳」,賦能大灣區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楊瀾強調,AI 技術開闢藝術創作新境界,博覽會立足琴澳區位優勢,推動科技企業與藝術機構跨界合作,為區域創新發展注入文化動能。
楊瀾在發言中提到,數字技術、AI技術的到來,展現了藝術創作新的可能性,同時讓人機共創成為現實,共同譜寫人類想像力與AI生產力的交響詩篇。橫琴是區域融合下的創新發展熱土,作為全球範圍內的一次創新,首屆“橫琴-澳門國際數字藝術博覽會”推動橫琴粵澳深度融合、為橫琴帶來了科技創新的活力和文化藝術的激情,力求打造一個科技企業與藝術文化機構交流融合的平臺。
李偉傑表示,在全球數位化浪潮洶湧澎湃的當下,數字藝術正以前所未有的態勢重塑全球文化產業格局,而本次博覽會選址琴澳,正是看中這片土地獨特的區位優勢與發展潛力。在國家戰略的推動下,橫琴與澳門正朝著深度融合的方向大步邁進,本次博覽會的舉辦將為琴澳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費俊代表中國美術家協會數字藝術藝委會進行發言。他認為,在全球數字浪潮推動下,藝術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正重塑我們的感知方式與表達邊界。中國美術家協會數字藝術藝委會始終致力於推動藝術與前沿科技的跨界融合,關注新形態藝術的發展路徑。本次博覽會將激發更多關於未來藝術生態的深層思考與國際合作。
隨後,現場嘉賓共同參與啟動儀式,見證本次博覽會正式啟幕。
四大展區呈現多元成果 科技藝術深度交融
博覽會設置「重施魔法」「超級聯想」「藝術未來式」「科技重構藝術」四大主題展區,展覽面積達 6,000 平方米,匯集 10 餘組國內外藝術家、故宮博物院及 20 餘家科技企業的創新成果。
「重施魔法」展區以沉浸式數字技術為核心,鄭曦然、黑特・史德耶爾等藝術家通過多媒體裝置,構建虛實交織的藝術體驗空間;「藝術未來式」展區聚焦傳統文化數字化轉化,故宮博物院以數字技術再現文物瑰寶,徐冰、費俊等藝術家運用 VR 技術探索未來藝術范式;「科技重構藝術」展區匯聚聯想、華為、京東方等企業的 AI、大數據及虛擬現實技術,呈現科技對藝術創作的賦能效應;「超級聯想」展區展出 2025 DA SHOW 國際數字藝術聯想大賽獲獎作品,展現青年藝術家與科技結合的創新實踐。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現場舉辦的《星・藏》公益畫展,聯動北京、澳門、珠海三地孤獨症群體,以 AI 技術再創作兒童手繪作品,詮釋科技與藝術融合的人文溫度。
高端論壇激蕩思想 探討產業發展路徑
博覽會期間,舉辦 15 場主題演講、圓桌論壇及藝術課堂,邀請全球領域專家共商數字藝術發展大計。開幕首日,聯想集團副總裁王傳東發表《AI 與創作者的「新共生」》演講,商湯科技副總裁王子彬分享《AI 在文化數字內容領域的創新實踐》,闡釋技術對藝術創作的深層影響。
「AIGC 重塑產業新生態」圓桌論壇由鈦媒體集團聯合創始人劉湘明主持,阿裡雲設計中心總監王路平、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費俊等嘉賓,圍繞 AI 技術驅動下的文化產業變革展開討論。未來七日,博覽會還將舉辦「數字藝術商業化路徑」「數字文明時代藝術人才培養」等主題論壇,從技術、商業、教育多維度構建產業發展藍圖。
首屆「橫琴 — 澳門國際數字藝術博覽會」的成功舉辦,標誌著粵澳在數字藝術領域的合作邁入新階段,不僅為大灣區樹立文化科技融合的典範,更為全球數字藝術發展提供中國經驗與實踐樣本。隨著博覽會各項活動的有序開展,科技與藝術的深度碰撞將持續釋放創新活力,推動人類文明向更高維度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