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單
科學館中國科學家精神展廳今開幕 弘揚中國科學家精神
發布時間:2023-06-20 23:25:23 閱讀數:3903

澳門科學館於6月20日舉辦了“中國科學家精神展廳開幕儀式”,宣布將10號展廳正式更名為“中國科學家精神展廳”。館方表示,設立展廳旨在通過展示我國各領域科技工作者的傑出成就,激勵青少年樹立科技報國、崇尚創新、勇攀高峰的志向,並鼓勵下一代學習和傳承以愛國、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為核心的科學家精神。 展廳內展示了中國科技工作者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的百年奮鬥歷程,預期將成為一個全方位展示中國科學家的創新精神和卓越成就的場所。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宣傳文化部發來賀函,祝賀澳門科學館設立港澳台地區首個以中國科學家精神為題的長期展廳。澳門科學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執行委員會委員、館長邵漢彬在致詞中重點提到五個核心科學家精神,並表示科學家精神應當被推廣及傳承,科學館今後會繼續努力向下一代傳播科學家精神及其豐富內涵。科學家精神在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素養和創新思維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展廳也將為青少年提供一個全新的學習和啟發的平台,供他們從中了解中國科學家的傑出成就和貢獻。澳門科學館希望透過中國科學家精神展廳的開設,促進科學教育的發展,引導青少年在科學和技術領域追求卓越,並將這種精神投入到國家的發展和進步中。

 

此外,為配合新展廳啟用,澳門科學館推出形式別致的戲劇導賞《屠呦呦遇見科學家們的故事》,帶領參與開幕式的嘉賓們參觀展廳。由即日起中國科學家精神展廳接受學校及團體預約參觀,將配以上述形式生動的戲劇導賞,帶領公眾認識科學家們的重大科研成就,領略中國科學家精神之餘,感受不一樣的觀展體驗。

 

 

獲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支持設立的中國科學家精神展廳,以珍貴圖片、影像、郵票、手稿、科學家蠟像、戲劇導賞及與科學家合影即影即有照片等多媒體互動形式,向公眾呈現建國以來各個歷史時期的科學家為推動民族獨立、國家繁榮及人民幸福所作的貢獻。場內設有澳門專區,介紹本澳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方向及成果,讓公眾全方位認識國家及澳門的先進科技及其領軍人物,領略當中的科學家精神,加深公衆對澳門科研人才培養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認識。展廳內更特設 “中國航天之父” 錢學森、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 “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華羅庚及 “中國核物理開拓者”趙忠堯共五位科學家的仿真蠟像供訪客拍照“打卡”,並於蠟像旁播放動畫影片介紹幾位科學家的先進事跡。

 

出席中國科學家精神展廳開幕儀式的主禮嘉賓還包括:澳門科學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穆欣欣、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副局長黃嘉祺、澳門科學館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關可頴、股東會副主席鄭冠偉及關治平、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會長周伯輝神父、澳門中華教育會副理事長陳志君及澳門科學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執行委員會委員余漢生。


較早前在天文館播放的“光影科學夢”中國科學家精神電影,由於反應熱烈,即日起至10月29日逢星期六日,該館會輪流播映《星河一葉》、《詩與真》、《穀魂》、《錢學森》、《袁隆平》及《我是醫生》共6部優質科學家精神影片,費用全免。展覽中心5號展廳亦會推出中國科學家精神系列科普劇場《在元宇宙中遇見中國科學家——黃大年》,向觀衆細説這位曾被國家主席習近平評爲“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戰略科學家、國際著名航空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不惜放棄國外優厚的工作條件,堅持回國效力並奉獻一生的故事,歡迎學校及團體以預約方式到場觀看。

 

澳門科學館開放時間為星期一至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逢星期四及農曆年除夕休館,公眾假期照常開放。如欲瞭解更多活動及資訊,請瀏覽該館網站(www.msc.org.mo)及社交媒體的最新公佈。(實習記者:朱欣然、趙西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