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華文化交流協會主辦,台灣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聯合主辦,澳門中華媽祖基金會支持的“2025澳台文化論壇——媽祖文化兩地情”於18日上午假澳門鏡平學校大禮堂舉行。本次共邀請台灣、澳門兩地共七位專家學者以專題報告及沙龍座談形式,相互交流媽祖信仰在民間社會的傳播與影響。活動吸引了近200名傳統社團、涉台社團、青年等多個界別人士,以及大專院校及中學師生代表出席,現場氣氛熱烈。
中華文化交流協會會長李沛霖致辭表示,媽祖信仰作爲中華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民間信仰之一,深植於澳門與台灣的社會生活與精神世界。他期望通過論壇,讓媽祖精神繼續成爲新時代文化傳承的重要力量,爲共建和諧社會與美好家園注入源源不絕的文化動能。
台北藝術大學文化資産與藝術創新博士班助理教授施國隆,以“慈航普渡—海洋文化的海神信仰”作專題演講,介紹台灣海神文化多元融合體系,涵蓋原住民族鯨魚神信仰與漢民族多種海神信仰,闡述媽祖作爲移民守護神構築起台灣獨特的海洋文化圖景。
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鳳以“海上女神與西洋之門:解碼澳門的媽祖文明”爲題作專題演講,通過串聯1988-2024年間百餘篇澳門與媽祖文化研究,系統回顧媽祖在澳門落地、促進東西宗教互動,藉此勾勒出媽祖信仰傳播走進海上絲路網絡中的華人群體記憶。
專題演講後隨即舉行沙龍座談會,由澳門大學中文系榮休教授、澳門近代文學學會創會會長鄧景濱、台灣文化資產維護學會副秘書長鍾鳳麗、馬祖連江縣中山國中前校長王花俤、以及台灣白沙屯拱天宮文化組志工王君嶧圍繞媽社文化展開討論,內容豐富,參加者獲益良多。
出席活動的嘉賓還有中聯辦台務部部長李永剛、中華翰維文化交流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陳春霖、澳門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主席劉藝良、中華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崔世平及該會一眾理監事成員。該活動獲澳門基金會贊助部分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