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單
智慧文旅賦能澳門數位化城市建設,AI+AR技術引領產業與教育創新升級
發布時間:2025-10-25 00:34:18 閱讀數:42

由第30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MIF)主辦的「智慧文旅:打造澳門AI+AR數位化城市」主題論壇,於昨日在澳門威尼斯人金光會展C館成功舉辦。論壇彙聚來自政府、科技企業、文旅機構、學術界及社會團體的近百位嘉賓,共同探討人工智慧與增強現實技術在澳門文旅產業與教育領域的落地路徑與未來發展。

 


直面現實痛點,技術瞄準產業真實需求


論壇討論直指澳門文旅業的核心關切。澳門旅遊商會副會長鄧嘉敏指出,遊客在歷史城區的文化理解、多語言導覽及個性化路線規劃上存在體驗斷層。澳門酒店旅業商會代表戴晴則提出,酒店業亟需超越傳統的住宿服務,通過沉浸式體驗提升客人停留價值與消費意願。


針對這些痛點,論壇給出了具體的技術回應。杭州靈伴科技(Rokid)副總裁陳希分享了全球案例,表明AI+AR技術能有效構建「疊加在現實之上的數字導覽層」,遊客通過AR眼鏡或手機,即可即時獲取建築歷史資訊、多語種講解與虛擬導航,將分散的景點轉化為有連續敘事的歷史文化線路。

 


技術賦能教育,拓展AR創新應用邊界


在分享環節,夏鼎科技技術總監、Rokid金牌講師邸銳先生展示了AI+AR創作平台如何降低技術門檻,促進教育內容的創新開發。他通過實際案例,說明了該平台在激發學生創造力、構建沉浸式學習場景方面的潛力。澳門科學館總監及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范進偉進一步從教育實踐角度指出,AR技術能夠將抽象知識可視化、互動化,有效提升教學效果與學習興趣,並表示澳門大學正積極探索將AR技術融入師生培養及課程體系,為本地培養未來所需的數字化人才。

 

產學研協同,共建智慧城市開放生態


論壇強調「開放生態」與「產學研協同」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關鍵作用。Rokid全球開放生態負責人表示,硬體、系統與開發者生態三者缺一不可,但「生態建設是長期競爭力的核心」。澳門大學代表也在討論中提出,應加強校企合作,培養具備數字技能與跨界思維的複合型人才。澳門城市大學代表亦參與了相關討論,彰顯了本地高校對產學融合的重視。

 

嘉賓陣容多元,彰顯跨界合作共識


本次論壇邀請的嘉賓涵蓋政府代表、科技企業高管、行業協會領袖、高校學者及社會組織負責人,包括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招商投資促進局、經濟及科技發展局、澳門立法會議員、多家酒店與旅遊商會代表等,體現出澳門在推動智慧城市建設中所形成的廣泛社會共識與跨界合作基礎。

 

夏鼎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殷彥影在論壇上分享了來自產業一線的觀察與展望。她指出:「AI與AR的價值,最終要體現在解決實際問題和創造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上。從智慧文旅到創新教育,技術的融合應用正開啟廣闊空間。作為本土科技企業,我們深刻理解澳門文旅與教育場景的獨特需求,並已著手將輕量化、可運營的AR解決方案與歷史街區導覽、酒店沉浸式入住體驗以及互動教學相結合。我們期待與各界夥伴緊密協作,共同推動技術從『概念驗證』走向『規模運營』,讓智慧文旅與智慧教育真正成為澳門數字經濟的新增長極。」

 

論壇在與會嘉賓的熱烈交流中圓滿落幕。本次活動不僅是MIF的重要議程之一,也為澳門在「數字中國」戰略背景下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務實的方向與路徑。本次論壇不僅是MIF的重要議程之一,也為澳門在「數字中國」戰略背景下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務實的方向與路徑。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