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澳門長虹音樂會主辦、霍英東基金會資助的《學員匯報·2025》在澳門文化中心小劇院順利舉行。以「深耕培育、助力成長」為理念,音樂會匯集長虹民族樂團與學員樂隊,在指揮家杜存忠領銜下,以合奏、齊奏、獨奏與協奏等多種形式,集中呈現學員長期訓練成果,並展示澳門民族音樂教育與舞臺實踐相結合的高水準。

音樂會以耳熟能詳的民樂合奏《茉莉花》《對花》《拔根蘆柴花》拉開序幕,迅速建立與觀眾的情感連結;隨後多件民族樂器的齊奏與獨奏相繼登場,演繹民間風情的活潑與喜悅、抒情線條的內斂與張揚,充分體現學員的基礎訓練與團隊協作。
古箏協奏曲《漁舟唱晚主題隨想曲》由古箏首席葉樂怡獨奏,她以嫺熟指法與細膩呼吸,在經典主題上拓展出個人風格,勾勒出水鄉意境,兼具敘事性與畫面感。揚琴協奏曲《憶事曲》由揚琴首席張燕儀領奏,作品曾斬獲全國民族器樂比賽獎項,演繹中體現揚琴「清脆透亮、顆粒分明」的音色特質,旋律綿長、情感克制。琵琶協奏曲《春江花月夜》由梁敏儀與林沁怡聯合領奏,二人師承名家,以默契對答與富有韻味的指法,在民族管弦襯托下,將「月夜春江」的朦朧與詩意演繹得極具感染力,成為全場高光之一。

此後,學員樂隊與民族樂團相繼登場,清新活潑、充滿青春朝氣的合奏與節奏鮮明、氣勢恢宏的民族管弦作品輪番上演,進一步驗證長虹在「分層培養、梯隊建設」上的成效:學員隊伍以規範化訓練夯實基礎,民族樂團以高難度曲目打磨藝術高度,二者形成良性互動與人才輸送的有機生態。
總體而言,音樂會在曲目選擇上兼顧「經典傳承」與「風格多樣」,在表演形式上實現「合奏厚度」與「獨奏亮點」的平衡,在教育成果上體現「基礎紮實」與「個性張揚」的統一。指揮家杜存忠的統籌與引領尤為關鍵,使整場演出既有「學員匯報」的真誠與溫度,又具備「專業音樂會」的完成度與藝術性。作為澳門本土民族音樂培育的重要力量,長虹音樂會堅持「以教育為本、以舞臺為橋」,在霍英東基金會支持下,持續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深化校團合作與國際交流,為澳門文化事業注入青春活力,讓民族音樂在澳門這片多元土壤中生生不息、枝繁葉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