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由廣東省委網信辦聯合廣東省大灣區辦主辦的“未來已來·灣有引力”網路主題采風活動走進江門,深入探訪開平碉樓和赤坎華僑古鎮、開平碉樓與村落、以及江門中微子實驗裝置,看江門文旅與科技發展的新方向。
位於開平西南部的赤坎華僑古鎮,已有370多年開埠建墟的歷史,古鎮裏的騎樓街區有自己的獨特性和唯一性,保存完好的近代騎樓建築達680多座,綿延近3公里,是全國規模最大、介面最連續、保存最完整的僑鄉古騎樓建築群,被譽為“令人震撼的中西建築藝術長廊”。
赤坎鎮宣傳委員黃文濤表示,到目前為止,春節期間客流量最大,僅春節當天就吸引了三萬多名遊客,平時遊客在一千名左右。赤坎華僑古鎮專案則是江門市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國家平臺的重要載體之一,已列入廣東省、江門市重點項目,從2014年落筆簽約到2023年落地運營,赤坎華僑古鎮已經建設了整整9年。
廣東赤坎古鎮僑鄉國際旅遊度假區副總經理朱元旻提到,獨一無二的騎樓建築群、韻味悠長的僑文化,註定赤坎華僑古鎮將擁有因地制宜的路子和IP。本月初,粵劇《碉樓》連續四晚登臺赤坎華僑古鎮的粵韻戲臺,“打造‘粵劇’嘉年華,讓遊客不僅感受粵劇的魅力,也可以參與到嘉年華的系列配套活動當中。
世遺名城江門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作為全國著名的華僑之鄉、藝術之鄉、建築之鄉和碉樓之鄉,江門開平誕生了廣東省首個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
這裏是全國少有、廣東唯一同時擁有2項世界遺產的城市:“開平碉樓與村落”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為中國增添了一張國際名片;16萬封粵閩籍華僑華人留下的《僑批檔案》也被列入世界記憶名錄,成為廣東首項、中國第八項“世界記憶”遺產。
采風團接著來到江門中微子實驗室,這裡正在建造一個有效品質為2萬噸的球形液體閃爍體探測器,外形如同巨大的玻璃球般,玻璃球的外側正在安裝光電倍增管(PMT),將用於捕獲“幽靈粒子”穿過時發出的光,建成後將是世界上探測效率最高的中微子探測器。中微子無處不在,以接近光速運動,很難與物質發生反應,因此非常難被捕獲,被稱為“幽靈粒子”。
目前,江門中微子實驗室探測器建設已大約完成一半,從選址到現在即將建成,歷時十年,明年四月之前完成全部探測器的安裝並開始灌裝液體,預計明年年底前開始運行。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物理學博士武建華表示,如果把中微子像鐳射一樣聚在一起,能量足夠高的話,可以定向地穿過核彈,使核彈失效,就有點像《三體》裏面的一些現象。武博士提到,等到真正的有成果出來,被同行、被國際認可說中國有這麼一個中微子實驗,亦感到十分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