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六(21),「未來已來·灣有引力」網絡主題採風團來到中山,參觀翠亨大廈實景展廳、中山國際人才港、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等地,深入瞭解中山在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最新發展。
采風團第一站來到翠亨大廈實景展廳,展廳是展示翠亨新區發展歷史、發展成效的平臺,向重大專案意向投資者集中展示新區區位優勢、環境優勢、產業優勢、政策優勢,向廣大客商宣傳新區智慧城市建設成效,即時動態瞭解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及產業專案建設進度。
目前,翠亨新區依託中國科學院、國家評估中心等大院所大平臺資源,加強與深圳的聯動合作,以生物醫藥產業、精密裝備製造、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產業及高端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產業,精心佈局多個產業園。預計到2035年,翠亨新區將會全面建成國際化現代化創新型濱海新城,成為中山市環灣發展的城市門戶口。
在深中通道中山大橋建設現場,工作人員介紹中山大橋於2018年9月開工建設,2022年6月大橋合龍,是深中通道專案首個實現合龍的關鍵構築物。2023年3月,中山大橋完成鋼橋面鋪裝,創下了熱拌環氧瀝青鋼橋面鋪裝世界紀錄。
同時,深中通道建設已創造多個“世界之最”。伶仃洋大橋為主跨1666米的全漂浮三跨吊懸索橋,主塔高270米,相當於90層樓高,通航淨空高度為76.5米,是世界最大跨徑全離岸懸索橋和世界通航淨空最高的海中大橋。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鐘輝虹副主任向采風團介紹,該結構工程設計使用壽命為100年,考慮到未來港口發展,以及船隻越造越大,倘若不預留足夠高度,將影響未來大型船舶通航,因此伶仃洋大橋的通航淨高提高至現在設計的高度。
采風團在中山市江波龍電子有限公司瞭解到,這裡是國內首家提供整套嵌入式eMMC和fSD嵌入式記憶體、擁有自主知識產權SSD固態硬碟的企業,並於2017年收購了美國全球領先的閃存品牌Lexar(雷克沙),年生產銷售超過2億件存儲及模組產品。其中一期專案擁有專利798件,授權有效專利達348件,研發工程師占比達50%以上。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位於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南、北、西三面環山,東臨珠江口,距中山市城區20公里,距廣州城區90公里,距澳門30公里,隔珠江口與深圳、香港相望。紀念館成立於1956年,目前管理範圍20萬平方米,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核心景區,入選《全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名錄》。
工作人員向采風團介紹,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目前已組建了“逸仙圖書館”,收藏孫中山著述、研究專著、相關文獻資料,收集孫中山研究資訊,建立相關的資料庫,為紀念館業務與研究工作夯實基礎。現有藏書13萬冊,孫中山資料庫和各種期刊資料庫等數字文獻儲存量約30TB(30000G),形成了以館藏文物、檔案、圖書等傳統文獻資料與現代電子數據相結合的“孫中山研究資訊中心”。
位於中山火炬開發區的中國中山留學人員創業園,成立於2004年,是中山市首家經科技部認定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以及中山市省部共建的國家級留學人員創業園,同時也是中山市唯一一傢俱備“雙國字型大小”的孵化園區。
2022年1月,中山留創園(一期)正式投入運營,成功引進精密光學薄膜實驗室等高端實驗室及專案立項18個(已實際運行13個),聯合打造“1+N”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體系。高標準建成“中山市科創人才中心”“中山國際人才港火炬開發區服務中心”“中國中山留學人員創業園人才驛站”等一站式人才服務平臺,並設有人才咖啡廳、多功能路演廳、健身房、人才公寓等全鏈條孵化配套服務,致力構建“人才+產業+平臺+基金+導師”的中山留創園孵化育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