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某酒店今日發生一起溺水事件。一名56歲的香港男子在酒店泳池中疑似溺水,隨後被送往山頂醫院搶救。
治安警表示,警方在上午約10時半接獲酒店報警,據了解到這名男子事發時正在與家人一起在泳池游泳。事故發生時,男子的家屬發現他在泳池中間沒有反應,立即向救生員求助。救生員隨即將男子帶出水面,再交由到場的消防員進行急救。
目前,該男子已被送往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而事故的具體原因仍在調查中。
游泳安全小常識
(1)游泳運動消耗能量較大,加上水的特殊環境,如水的壓力、密度、水溫等原因,有些疾病患者是不宜參加的。凡患有心臟病、高血壓、活動性肺結核、傳染性肝炎、癲癇病、中耳病、傳染性皮膚病、“紅眼病”等,都不宜下水游泳,否則對自己的身體不利,而且也會把有些疾病傳染給他人。
(2)游泳活動一般應在飯後一小時以後進行,否則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嚴重的會引起腸胃病。另外,空著肚子游泳也不合適,容易引起頭暈或四肢無力。在參加激烈的運動後,由於身體處於疲勞狀態,機體反應能力協調性等下降,會增加呼吸和心臟器官負擔,所以,應適當休息後再進行游泳。酒後也不宜游泳。
(3)游泳前都應該做一些準備運動,如跑步、做徒手操,以及模仿游泳動作等,並用冷水淋浴,以增強身體的適應能力
(4) 游泳常見情況的處理
1、抽筋
發生抽筋現象時,應立即停止游泳,如小腿或腳趾抽筋,可用抽筋肢體對則的手握住抽筋的腳趾,用力向身體方向拉,這樣可使抽筋現象緩解,並儘快離開游泳池,上岸後配合局部按摩。自己無法解脫時,應及時呼救。
2、眼睛紅腫
很多人游泳後,眼睛會有點發紅,有的眼皮還有紅腫,這是因為游泳時,眼結膜受到水和水中雜質的刺激而引起的,結膜上的毛細血管受到涼水的輕微刺激,會擴張而血液緩慢,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經過一兩個小時後就會消失,一般可在游泳後上一些氯黴素眼藥水。
3、耳朵進水
游泳後如果感到聽力下降,或耳內有不舒服的感覺,常常是因為兩耳內積留有水。耳內有水不要隨便挖,以免刺破耳孔內的皮膚和鼓膜,引起炎症。可用跳空法,即頭側向灌水耳的一側,並用同側的腳連續震跳,使水從耳朵內流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