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華秋實三十載,奮楫篤行向未來。11 月 1 日,培華中學建校三十周年系列活動啟動禮暨新書首發在該校小幼部禮堂隆重舉行。培華中學校董會許世元主席、中聯辦教育部李勇先副部長、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蔡敏芝廳長,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會委員、澳門潮屬社團總會主席、校董會劉藝良副主席,阮宇華校務顧問、校董會李俊鳴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全國青聯副主席、立法會黃潔貞議員,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副理事長、立法會李靜儀議員,澳門中華教育會鄭杰釗理事長,培華中學許樂敏校監、劉智龍校監,內地與澳門多所高校、中小學及幼稚園的專家學者、校長、教育工作者等逾兩百人齊聚,共襄教育盛事。

活動開篇,全體嘉賓共同觀看校慶短片。短片以時間為軸,串聯起培華中學三十年辦學歷程 —— 從初創時期的摸索前行,到逐步形成生本教育特色;從簡陋的教學空間,到如今涵蓋中學部及小幼部、設施完善的校園,每一幀畫面都記錄著學校的成長足跡,也傳遞出教育者深耕育人的赤誠初心,讓在場者深切感受到三十年辦學的堅守與力量。
其後,許世元主席代表校董會致辭。他向到場嘉賓致以熱烈歡迎與崇高敬意,他表示,潮州同鄉會秉承潮州人尚學傳統,為有志青少年提供多元學習機會,才有培華中學的誕生。他提到,三十年來,在首任校長阮宇華校務顧問、現任李秋林校長的帶領下,全體教職員工戮力同心,為澳門社會培養輸送了大量人才,“用實際行動為生本教育寫下了生動注腳”。許世元主席同時表示,期待各位嘉賓與教育同仁為學校發展建言獻策,攜手助力澳門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蔡敏芝廳長在致辭中,對培華中學三十年育人成果表示祝賀。她指出,澳門特區政府始終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視察澳門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秉持 “教育興澳、人才建澳” 施政理念,持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而培華中學作為氹仔第一間全日制中學,自創辦以來便積極推動教育改革:“率先推行生本教育,響應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開設職業技術教育課程,既強化學生專業知識,又培養動手實踐能力,辦學成績斐然。” 蔡敏芝廳長強調,培華中學是澳門非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且有影響力的學校,為國家和澳門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全場嘉賓的注視下,校慶啟動儀式正式開啟。象徵拼搏精神與未來向往的 “帆船” 模型前,主禮嘉賓共同緩緩拉起船帆,“培華三十載,揚帆再起航” 的字樣醒目呈現,精準詮釋了學校堅守初心、篤行開啟新篇的使命。隨著啟動禮暨贈書儀式圓滿完成,培華中學建校三十周年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序幕。

啟動禮後,教育教學研討環節隨即開展。培華中學李秋林校長以《生本教育與學校發展》為題,結合學校實踐,深入解讀生本理念的落地成效,同時介紹了新書《多元協同與素養培育:中學生德育路徑研究》,其分享既有理論高度,又貼合教學實際,為在場教育者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經驗。高三級胡皓及馬念慈同學作為此次新書首發與教育教學研討會的司儀,在活動間隙分享:“在培華就讀十二年,我見證著學校翻天覆地的變化,能以司儀身份參與三十周年盛典,既是對學校信任的回饋,更由衷為母校自豪,盼母校繼續以生本育人,書寫更多動人的教育篇章。”
此外,多所高校嘉賓也帶來專業分享:鄭州大學教育學院郭連鋒副教授聚焦《根脈滋養與全球生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中小學課程實踐路徑》,探討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的融合之道;澳門城市大學教育學院代毅博士課程主任以《跨學科項目式 STEAM 課程設計:平台與案例》為題,解析 STEAM 教育如何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廈門大學資訊學院王曉黎副院長圍繞《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探索與實踐》,闡述 AI 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方向。三位嘉賓的分享從不同維度切入,為當前教育發展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提供了新思路,引發在場者深入思考。

作為陪伴培華中學走過近三十年歷程的核心管理者,李秋林校長在接受採訪時,談及學校發展與教育理念表示,從簡陋的小學建築改建成中學,從施工地盤一步步變成涵蓋中學、小學、幼稚園的完整校園,這裡的一草一木、每一處設施都有故事,而每一個故事背後,都是‘培育人才’這一教育本意的體現。
談及教育初心,李秋林校長表示,教師的職責不僅是 “培育學生成長”,更要 “引導學生成才。“培華三十年的辦學經驗告訴我們,學生在成長中要懂得感恩國家,明白學習不只是為了個人發展,更要為社會進步、國家建設貢獻力量。” 他分享了一個溫暖的小故事:曾有一名學生因他的簽名推薦考入鏡湖護理學院,當時他開玩笑說 “校長以後可要靠你了”,學生起初不解,後來才明白,自己未來從事的醫療工作,本質上是為社會服務 ——“這就是教育的意義,讓學生理解個人成長與社會發展的緊密聯繫。”
對於澳門特區政府與國家對教育事業的支持,李校長表示,無論是特區政府‘教育興澳、人才建澳’的理念,還是大灣區、琴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都為澳門教育發展提供了機遇。現在教育環境在變,AI 技術逐漸融入教學,傳統的語音室已被淘汰,教師不能只守著書本和傳統生本教育,要學會‘AI 加生活’,才能在新時代抓住發展機遇。

面對大灣區建設的大背景,李校長也明確了學校未來的發展方向。他認為,澳門學生有開闊的國際視野,內地學生有紮實的基礎知識,兩地學生可實現優勢互補:“首先要推動兩地學生多交流,讓澳門學生感受內地學生的愛國情懷與拼搏精神,拉近青年之間的距離;其次,要結合大灣區產業多元的優勢,將職業技術課程與基礎教育課程更好融合,給學生更多元的發展選擇,提升他們的合作交流意識;最後,要通過組織活動,讓家長尤其是幼稚園家長走進大灣區,了解國情與灣區發展,為孩子未來規劃做好引導。”
採訪最後,李秋林校長寄語培華學子,珍惜當下的學習機會,既要紮實掌握知識技能,也要培養社會責任感與家國情懷,在大灣區發展的浪潮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勇敢擔當、積極創新,為國家和社會貢獻青春力量。

慶祝培華中學建校三十周年教育教學研討會以及聯歡晚會分別在下午及晚間進行,屆時共述教育真情、共話賦能未來、共譜發展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