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單
陳溥森:嚴守依期保質不超支 建設好南岸海濱綠廊
發布時間:2024-01-16 13:56:52 閱讀數:3747

澳門打造半島南岸海濱綠廊休憩區,是特區政府根據澳門的城市發展與市民生活需要,以及進一步拓展旅遊業,而對半島南岸海濱土地由東向西分期展開的市政工程。第一期是先把科學館至觀音像之間的沿岸1.5萬平方米用地串聯,建成有遊樂場、運動場、快餐店、單車徑、步行徑及林蔭大道等設施的休憩區。首期工程竣工後,於2021年4月29日開始免費讓市民使用,由於景觀開闊、功能多樣,場地開放後一直深受市民的歡迎,甚至還吸引到香港和周邊地區的民眾慕名而來分享。現在當局再接再厲,已委託專業顧問公司完成第二期工程的初步概念規劃,並開始透過不同的渠道進行介紹並公開諮詢,以求總結前期經驗,廣泛聽取各方意見集思廣益,進一步優化完善整個方案。


南岸海濱綠廊第二期工程,主要是拓展位於嘉樂庇總督大橋至融和門之間一幅綠地或開放空間區,總面積約6萬平方米,東西長度為1300米,透過融合南灣湖和西灣湖及其他景觀資源,完善整體城市特色景觀,塑造“山、海、城”和諧協調的城市門戶。此舉思路創新,方向正確,操作可行,值得肯定和支持。


問題在於,當局現時介紹的二期工程計劃在2024年底動工,初定在2年內竣工完成。不足的是,現時介紹的欠缺提供階段性進度的時間表和整個工程造價的預算款項。鑑於工程項目大、時間跨度長、預算未落實,恐怕在實施過程還存在著較多的變數。但無論如何,五輕軌缐投資衡工量值審計所揭露的弊端應引以為戒。任何花費公幣的公共工程,按時、保質、不突破預算(確有公認的特殊意外另計)施工,必須成為項目決策層履職的恪守原則,是向市民負責的擔當承諾,不能有絲毫的馬虎。此外,在設計層面上建議深思熟慮如下幾個問題:一是,要科學地規劃區內交通和泊車位,避免旺場時人車堵塞。為方便市民前往休憩區,現慨念規劃在沿岸設置了一條臨時道路,並配備80個私家車車位、電單車位及旅遊巴上落客區。人們關心此臨時道路是怎樣同出入口周邊的道路銜接的?與媽閣交通樞紐互連又是否暢順銜接?目前規劃中私家車和電單車泊位明顯不足,在僧多粥少情勢下,泊車位與旅遊巴乘客上落區又是怎樣布局的?設點太遠不夠人性化,設點太密集又容易造成人車聚集堵塞,以上問題處置不慎都會累及長幼,甚至引發混亂,有違設計初衷。二是,無論是利用山丘地形融入兒童滑板空間,抑或設置垂釣區與綠化階梯,乃至煙花燃放區,均潛在危及生命的危險,宜慎重周詳地做好防範工作。俗話講,欺山嬉水最危險,垂釣區和綠化階梯區其實就是瀕海岩石區地帶,以澳門的地理氣候而言,隨時會受到風雨潮汐的影響,犬牙交錯的岸邊岩石因附有蠔殼,長有青苔,也容易令人跣腳摔倒釀成意外,希規劃設置有足夠的安全措施。三是,現規劃擬花費巨資在綠廊內建造單程長度1300米、雙向寬4米的天橋式單車徑,以提供更多的遮蔭處,此構思值得商榷。事實上澳門市民休閑需要的是綠地而不是水坭建築,項目設計要因地制宜,況且靠天橋陰影來遮擋夏天陽光其實用性確實有限,是否值得?


此外,人們還關心漫長綠廊沿岸照明燈光的亮度問題,希望能對光源進行科學調校,既不影響休憩區的照明,又避免影響居民睡眠和造成光污染不環保;對於長廊設有4間公廁和3間小賣亭,以及配套的戶外用餐桌椅是否能滿足到大眾的正常需要,也應一併細致考量。海濱綠廊二期項目已開始介紹和諮詢,希望當局能以開放的胸懷多方聽取意見,集腋成裘把項目規劃好,為澳門創造一個全新的旅遊景點,為居民與遊客提供一個多元的休憩場所。